客家會館活動資訊
.png)
[📢] [📢] **【客家食事—從土地到餐桌藝術創作特展】
鹽巴製成的土壤? [🧂]
米粉做成的花束? [💐]
畫筆勾勒的水粄? [🖌️]
食物不只是填飽肚子的存在,更是文化的縮影,是土地的記憶與歲月的味道。新竹的風土如何影響客家人的飲食?米食與醃漬技藝又如何承載著世代智慧? [🍚] [🥒]
本次特展集結 羅聿綺、陳實、陳幸妤、許淳瑜 及 晌午粄食創辦人陳宜偲,透過藝術創作詮釋客家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透過畫筆、食物雕塑等將米食與醃漬化為作品,這次,我們用眼睛品嘗客家風味! [👀] [✨]
[✨] 展覽亮點:
[🍜] 《一碗風吹,兩匙日曬》食物雕塑
從客家炒米粉的意象出發,以香菇、蝦米、紅蔥頭等食材組構出一朵朵米粉花,藉此探索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聯。
[🧂] 《出水》食物雕塑
以醃漬文化為切入點,運用大量鹽巴作為創作元素,亦展現「鹽為百味之母」的概念,象徵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角力與共生。
[🥣] 《食朝,食水粄》繪本
以記憶中的阿婆為靈感,呈現粄食的製作工序與文化內涵。
[📍] 展覽地點:新竹市客家會館(關東市場 4 樓)
[📅] 展期:即日起至 7/24,免費參觀,歡迎大家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