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日
1994年8月1日,憲法增修條文順應原住民族之意願,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其後並於1997年第四次修憲時確立其「民族」屬性,而擁有「集體權」概念的「原住民族」稱呼。為了紀念這段原住民族自我認同及抗爭的歷史,並喚醒台灣民眾的正確認知,行政院將每年的8月1日定為「原住民族日」,以塑造台灣成為多元文化、族群和諧的社會。
新竹市政府為積極推廣原住民族日,彰顯與宣揚其歷史意義及精神,於113年8月1日前往基隆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及當地八尺門奇浩部落(Kihaw)參訪,與同為都市原住民地區相互交流,了解當地原住民文化、遷移的歷程及相關原住民建設,並透過宣導活動使族人更能夠了解都市原住民族的基本權利以及相關的推廣活動,得以提升原住民對自我族群的認同。
.jpg)
1994年8月1日,憲法增修條文順應原住民族之意願,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其後並於1997年第四次修憲時確立其「民族」屬性,而擁有「集體權」概念的「原住民族」稱呼。為了紀念這段原住民族自我認同及抗爭的歷史,並喚醒台灣民眾的正確認知,行政院將每年的8月1日定為「原住民族日」,以塑造台灣成為多元文化、族群和諧的社會。
新竹市政府為積極推廣原住民族日,彰顯與宣揚其歷史意義及精神,於113年8月1日前往基隆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及當地八尺門奇浩部落(Kihaw)參訪,與同為都市原住民地區相互交流,了解當地原住民文化、遷移的歷程及相關原住民建設,並透過宣導活動使族人更能夠了解都市原住民族的基本權利以及相關的推廣活動,得以提升原住民對自我族群的認同。
.jpg)